刘永泉:人民币冠字号收藏的富有者


名粤轩收藏网 2018-11-29 11:31:30 浏览量:141

 人们几乎每天都在与人民币打交道,但往往都是用来参加日常的经济活动。而近些年来,人民币冠字号的收藏成了收藏界的新宠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市分行的刘永泉,多年来就迷恋上了这个,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果。

  他是从1984年开始收藏,主要收藏古钱币、磁卡、人民币冠字号。1991年开始收集人民币纸分币冠字号;1995年开始收集三、四、五版人民币冠字号至今。主要藏品有:历代古钱币2000多品;伟人系列磁卡5000余张;二、三、四、五套人民币冠字号13000多枚。在长春和平大世界吉林古玩城展览的第五套人民币1999版六种面额,共1506枚,面值49240元。是全国收藏界中仅有的几套1999版人民币冠字号大全之一。他也成为了省内外闻名的,名副其实的人民币冠字号收藏的佼佼者。

  刘永泉是率先在全国搞起了这类收藏的人。他从事多年的银行工作,深知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,在了解货币流通的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,他还从各种各样的人民币中看到了其蕴涵的重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因为人民币作为国家的权威货币和名片,本身便反映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。因此他决定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。

  从那时起,他就几乎把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,都用在了挑选搜集难度很大的人民币冠字号上。他搜集的面十分地广泛,从人民币第三版、第四版乃至现在使用的第五版人民币冠字号,从纸分币、角分币,到1元券、2元券,乃至5元券、10元券、50元券、100元券,他全都搜集。

  搜集成套的冠字号人民币是件很苦的差事,因为人民币的发行时间长,流通面非常广泛,要想找齐一种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,简直如同海底捞针一般。有时多长时间都难以找到一枚稀缺的冠字号币券。

  为了提高搜集的速度,在一段时内,他重点确定某一个券种,然后进行集中攻关。对第四版10元券的搜集,他是从2002年“五一”放长假时开始的,在一年多的时间里,经他手挑选过的10元券有900多捆,每捆1000张,总计挑选数量多达90多万张。为了挑选出中意的冠字券,他常常是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。根据他的统计,挑选一捆人民币约为25分钟左右,挑选900多捆需要耗时350多个小时,这还不算封捆和兑换的时间。这相当于一年中,平均每天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。从2002年的5月到 2003年7月23日,历时1年零3个月,终于搜集到第四版10元冠字号券403个,将这一已发行的币种的冠字号券搜全。

  经过艰苦的努力,赢来了收获的喜悦之后,他非常地兴奋。他写出了一篇题为《我的80版10元券冠字号的收藏》的文章,刊登在由人民币八角券研究会、广东化州市钱币学会主办的2003年8月15日的《钱友》报上,介绍了自己在搜集和收藏冠字号人民币的经验和体会。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冠字券收藏的佼佼者。

  早在1996年,辽宁省钱币学会秘书长吴先生就说,在全国搜集纸分币,能达到1分币298种,2分币129种,5分币61种的人寥寥无几。日前,行内人士评价道:刘永泉可以说是最早开始这种新兴的收藏的,而且是最早完成纸分币和80版10元券冠字号的收藏者。

  2009年8月22日——24日由广东省钱币协会、通辽市收藏协会、化州人民币收藏学会举办的“2009全国人民币冠字号顶级收藏展”,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展出。展出了号称“南黄(黄秉章)北刘(刘永泉)”两位收藏家收藏的三、四、五版人民币冠字号12000多种,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、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。吸引了全国各地数百名收藏爱好者参加,三千多人参观了收藏展。其间还举办了藏品鉴定、交流和拍卖活动。此类展览在全国尚属首次。尽管这几年他已经退休,前不久,他还到一些城市参加了有关交流活动。

  谈起这些,刘永泉却淡淡地说,我觉得这种收藏是一件对我国钱币事业的历史有意义的事,是一种文化的提升,所以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下去。

  (作者: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、吉林铁路分局文联原秘书长)

标签: